相关影片

  • 隐秘的角落

    类型:国产,连续,情,悬疑,电视,犯罪,地区:内地

    主演:秦昊,王景春,荣梓杉

  • 隐秘的角落粤语

    类型:大陆,地区:中国大陆

    主演:秦昊,王景春,荣梓杉

全网最详细的《隐秘的角落》解析来了

来源:人气:346更新:2020-09-28 15:15:45

  1.透心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低头庸碌”日子,今日郑重其事地琢磨一下日历。

  惊愕地发现,2020年已经过了二分之一。

  而这一年的上半年,因为已知原因,全球的经济、政治、环境等各方面都还在经历着灾难。

  而对于我们这些市井小民来说,最难受的除了钱不好赚了以外,精神生活的水平也被迫降到了最低。

  整个上半年,影视圈的作品几乎可以用一个凉字概括。首先是各大院线一次又一次复业失败,于是万众期待的一大波精神食粮,包括但不限于《唐探3》,《姜子牙》,《紧急救援》,《花木兰》等等……

  影院复业遥遥无期,这些能养活千万影评人的电影也是一拖再拖。

  于是大多数人只能“追溯过往”,也有一些人坚持在小众里面寻找精品。

  然后,后面这波人成功了。

  自从近两年来,网剧腾飞以后,它们凭着低成本、非流量演员、不必大肆宣传的优势迅速崛起,其剧情质量的飞速攀升让国人看到了希望。

  网剧是在成长不错,我原以为其中要出精品,起码得再发展个三五年。谁知道在如此黑暗的低迷期里,观众还真的捡到宝了。

  《隐秘的角落》低调出世,横空崛起。

  甚至被大众评为“十年内最好的国产剧”,自它开播以来,豆瓣分数9.0起跳,直到如今已播完,它已经有了黑粉,但其评分仍然停在8.9。

  观众对于好作品的渴望,可见热烈。

  自这部剧播出以来,网上各种令人细思极恐的解析层出不穷,甚至如今结局了,也能让人对这个“明面上的结局”生出许多中解释来。

  实在经受不住诱惑,我去把剧一口气补了。

  可是,看完剧集,总感觉怪怪的。

  不论是逻辑上,还是气氛上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然后我果断把原著《坏小孩》补了。

  阅闭,久久不能回神。

  犹记得前段时间张艺谋接受媒体采访,一句话让业内外所有人倍感无奈。

  他说,中国缺编剧,缺好编剧。

  说实话,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突然觉得心情沉重,突然就为自己曾写过的几个小剧本为耻,也深刻地为曾在写作的时候思考如何迎合读者口味而羞愧。

  一部好的作品如果遇到好的编剧和导演,那无异于一幅画拥有了生气和灵魂,它必将在世间留下难以磨灭的一页。

  今天我就想全方位地分析一下《隐秘的角落》,以一个非专业的作者、编剧、影评人、观众来评价一下这部让我惊喜的“恐怖片”。

  2.细节制胜

  《隐秘的角落》看完以后,说实话我处于懵逼状态。

  并不是因为被它的爬山运动、阴间的音乐或者细思极恐的细节吓到了。

  而是觉得有哪里不对,网上有人对这部剧做出了详细的解析,甚至有些地方被过度猜想。

  而对此,剧方的解释却不明就里,对于朱晶晶是不是朱朝阳推下去的,人家就是不直接告诉你。

仔细想一下,确实,他们不敢说。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是由作者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改编的悬疑剧。

  许多人一边惊叹于电视剧最终呈现出来的质量(处处是细节),一边享受着其剧情带来的恐怖感。

  大多数人把它看成了恐怖片,不过确实,毕竟人家每一首配乐都能把人送走,剧情一死就是一家子。

  死人的速度比观众认人的速度还快。

  你说刺不刺激。

  但事实上,相比原著,电视剧真的不算什么。

  原著中几乎每一句对白,每一个情节都踩了广电的雷点。所有的元素都是高限制级别的,真按原著拍的话,这部剧别说过审了,就是出生都难产。

  但它的灵魂就在于,原著中的精髓都被“暗戳戳”地拍出来了。

  导演、编剧,乃至演员都不直接说,就给你显而易见的细节,让你去猜。

  也有人把这个称为高级感。

  但我把它理解为无奈。

  我想,之所以叫“隐秘的角落”,是因为坏小孩们的恶并不能直接被讲出来。

  前段时间一部动漫因为人物染头发而被家长举报,属实让人觉得荒谬又无奈。

  《隐秘的角落》片头有把英文原名“Badkids”打在上面,直接就说明了这部剧全员恶人。

  今天不去计较那些镜头细节,但是我会在以下列出原著和电视剧的差别对比,更加直观地解释这部剧的故事(以下含大量剧透,慎入)。

  3.你怕不怕

  本文的分析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剧情和原著的异同

  二.剧版视听语言的运用

  三.论创造性,国人一向很牛逼

  四.为导演正名

  一.剧情和原著的异同,我也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人物

  2.性格

  3.剧情

  人物上:

  《隐秘的角落》主角:朱朝阳/严良/普普/张东升

  《坏小孩》主角:朱朝阳/丁浩/普普/张东升

  差异:剧中大概是为了弱化原著中“全员恶人”的形象,将三个小孩中年纪最大,性子也最憨的丁浩改为严良,而原著中高智商却偏执的犯罪专家严良变成剧中善良负责的老警察陈冠声。

  其余人员基本没有变。

性格上:

  性格指的是角色性格,我之所以说看完原著,能让人在六月天里心中发寒,其主要原因就来源于这里。

  因为原著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对话,都全部踩了广电的雷。

  实诚地拍的话,这部剧绝不可能有命播出。

  人物性格差异如下:

  原著中的朱朝阳:心思细腻,从让丁浩和普普进门之后,仅是几句话的交谈便已经后悔让两人进门。他从在听到丁浩和普普的父母都是杀人犯之后,就已经在心底与两个人划清了界限,甚至想报警。

  之所以为两个人花钱,让两个人暂时住自己家,完全是因为害怕,害怕丁浩被送回去之后再次逃出福利院,回来找自己算账。

  剧中的朱朝阳:沉默安静的学霸,遭受校园冷暴力(冷暴力来自周围同学和班主任),因此很珍惜严良和普普,什么都为他们着想。

  原著中的普普:原名夏月普,性格敏感,父亲是被冤枉的杀人犯(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普普讨厌分走分母爱的弟弟,也讨厌只爱弟弟的母亲(原著暗示两人都是普普杀死的)。

  因此在知道朱晶晶和朱朝阳的关系后,普普主动出头,只是因为朱朝阳的遭遇让她想到了自己,因此才会出头。

  普普偏执又歹毒,她小时候将嘲笑过自己的女同学推入溺死,因此不被亲戚接纳,最终才被送到福利院。

  普普在福利院被院长猥亵,从此内心充满了阴暗。

  最初三个孩子在如何警告朱晶晶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方案:

  1.将朱晶晶的衣服脱光,然后把她扔进垃圾桶里

  2.将朱晶晶拦在厕所,然后将她的头按进大便里

  3.将朱晶晶拦在厕所里,然后让她用嘴含丁浩的下体

  以上三个方案,全部都是普普提的,把两个男孩子吓一跳。

  最终他们采取了折中后的方案3,那便是,将朱晶晶拦在厕所里,抽她耳光,然后把丁浩的阴毛拔下来塞进朱晶晶嘴里。

  (就问你,这样的12岁的小女孩儿,你怕不怕?)

  剧中的普普:虽然冲动,但是很仗义,无论是无条件支持朱朝阳,帮助他教训朱晶晶,还是为从未出现的所谓朋友筹集医药费,都说明她是一个不被爱的可怜的小孩。

  原著中的叶军:鲁莽而暴力。只是因为知道朱朝阳被父亲冷遇,出于同情,他一味地相信朱朝阳是单纯且清白的。叶军很喜欢作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朱朝阳,所以时常因为女儿叶驰敏考试成绩不如朱朝阳而对她使用暴力。

  剧中的叶军:经验丰富的刑警,性格开朗,是个很疼爱女儿并且慈祥的父亲。

  原著中的叶驰敏:因为嫉妒朱朝阳而屡次陷害他,使得他被周围同学和班主任孤立。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朱朝阳出事。

  剧中的叶驰敏:常见的不服气的青春期女孩子,因为不服气朱朝阳比自己成绩好,因此时刻勉励自省。

  小气也是真小气,但是励志也是真励志。

  原著中的严良(丁浩):单纯鲁莽,打架很厉害,在福利院里的时候经常为普普出头,揍嘲笑普普的人。他不爱读书,但是尚能拎得清是非黑白,但总是被普普利用同情心而身不由己。

  丁浩仅仅因为张东升给他买了游戏机,就觉得张东升其实是个好人。

  剧中的严良:勇敢早熟有担当,单纯而鲁莽,善良到认定普普是自己的妹妹,便不顾一切地带着普普逃出福利院,悉心照料。又为了救普普口中的朋友,卷入到勒索张东升的事件里。

4.《小白船》唱起来

  接下来是最令我胆寒的部分,同时也是最令我佩服导演的部分,那就是剧情上的差异:

  1.《隐秘的角落》情节:张东升撞到王立绑架了朱朝阳父子,不得已杀了王立,万般不情愿地解救了朱朝阳。后来王立的尸体被朱朝阳爸爸朱永平和继母王瑶发现,于是他不得已又杀了两人。

  至此,张东升以一己之力拿下五杀,分别是:张东升岳父母,张东升妻子徐静,朱朝阳父亲朱永平,朱朝阳继母王瑶。

  原著情节:张东升计划了一年,在杀了岳父母和妻子以后,迅速火化了三人的尸体,完成完美作案。

  拿到夫妻两家所有遗产之后,张东升很享受安静的生活,也不想再杀人。

  但是因为被录下杀人影像,遭到三个小孩儿的勒索。

  丁浩和普普勒索他三十万。

  而朱朝阳,逼着他去杀死朱永平和王瑶。

  重点:朱永平和王瑶的死并不是意外,而是十三岁的朱朝阳逼着他去杀的。

  2.《隐秘的角落》剧情:利用剪辑的手法,十分隐晦地暗示朱晶晶是被朱朝阳推下去的。

  并且为了过审,连直接的画面都没有,只是在12集末尾的时候,通过普普的画外音暗示的。

  原著剧情:朱朝阳直接把朱晶晶抱上了阳台,在争吵中直接将人推下阳台。

  之后的朱朝阳完全黑化,他想弑父的时候所有人都想阻止,连普普都为他的想法感动害怕,唯独他冷静地部署一切安排。

  他为张东升安排好了杀人时间、地点、方法。

  朱朝阳无愧于全书最坏、最恶的一个角色。

  重点:张东升杀了岳父母一家人,获得了全部财产。

  巧了,朱朝阳逼着张东升为他弑父和杀死继母以后,也是为了继承他的财产。

  3.《隐秘的角落》剧情:朱晶晶死后,王瑶和警察询问朱朝阳的时候,朱朝阳很慌张,并不能很好地隐藏情绪。

  当然,不隐藏情绪很合理,因为他只是一个孩子。

  原著情节:朱朝阳早就在政治书上看到,不满十四岁的未成年杀人不必负刑事责任,因此杀死朱晶晶之后,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并且心安理得地利用起了警察的同情心。

  重点:在利用他人同情心这一点上,从一开始就是朱朝阳最擅长的事情,而普普反而不是这样的。

  4.《隐秘的角落》剧情:普普看到朱朝阳被王立绑走,十分焦急,无奈地上了张东升的车,希望他能去救朱朝阳。

  普普想救朱朝阳,是出于自责。

  原著剧情:普普喜欢朱朝阳,便让丁浩试探朱朝阳的心意。

  朱朝阳知道之后,便利用普普对自己的喜欢,逼她和自己统一战线:弑父。

  5.《隐秘的角落》剧情:朱永平无意间发现王立的尸体,于是被张东升杀害,随后的王瑶也被杀害。

  原著剧情:朱永平和王瑶在给朱晶晶上坟的时候,普普和丁浩假装在隔壁上坟。

  普普装可怜骗取朱永平的信任,让他吃下了有毒的食物。

  而后赶来的王瑶被张东升从背后注射毒针死亡。

  随后,三个人一起将两位死者埋葬。

  重点:从头到尾,朱朝阳出现,他已经在给自己准备不在场证明,开始计划着“清场”了。

  6.《隐秘的角落》剧情:普普和丁浩勒索张东升三十万是为了救普普患病的弟弟。

  原著:要钱完全是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

  7.《隐秘的角落》剧情:普普被张东升扣下,哮喘发作,来不及吸药最后死掉。

  张东升在和朱朝阳对峙的时候,严良为了阻止朱朝阳杀死张东升,和朱朝阳对峙,严良不慎落入海里淹死。而朱朝阳有机会救他,却始终没有伸出救赎的手。

  原著剧情:为了庆祝朱朝阳弑父成功,三个小孩和张东升在张东升家里庆祝。张东升准备了无毒的蛋糕和有毒的饮料,甚至准备好了备用的匕首。

  普普和丁浩先后中毒而死,而朱朝阳早料定张东升不会放过三人,于是换了饮料,假装中毒倒地。在张东升检查普普和丁浩的时候,用匕首从背后捅死张东升。

  然后朱朝阳倒掉无毒的饮料,又割伤自己胳膊,洗干净刀子上的指纹,将丁浩的指纹印在刀子上。

  他改造了杀人现场,将其变成张东升杀人并在与丁浩的搏斗过程中反被捅死的假象。

  最重要的是,他利用伪造的日记,将这一切变成完美杀人案。

  从此开始了新生活。

  重点:朱朝阳和张东升是一样的人,两人都想要普普和丁浩死,都想要财产。

  8.《隐秘的角落》剧情:朱晶晶死后,朱朝阳逐渐和父亲和解,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父爱。朱永平被张东升杀害以后,朱朝阳将生死置之度外,和张东升对峙。

  原著情节:朱永平死后,朱朝阳为了继承遗产,去现场动过尸体,使得尸体很快被发现,然后,他继承了朱永平千万家产。

  所以你看,朱朝阳弑父,不仅仅是因为因爱生恨,还有财产的因素在。

  (坏小孩朱朝阳,当之无愧人间恶魔)

  以上就是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和紫金陈作品《坏小孩》之间的天差地别,网上有很多关于拍摄镜头的解读,都是一些令人细思极恐的镜头暗喻。我之前有看到那篇最火的分析,合理,却也有过度解读的嫌疑。

  但是当我看到这部剧令人欣喜的节奏,又对比原著更加直白的黑暗和寓意,只能内心瑟瑟发抖,这不是细思极恐,分明是深不见底的恶之渊。

  书中三个主角,都是当之无愧的“恶之花”。

  以上8个剧版作品和原著的差异,都是基于故事本身出发的。而故事精彩,大部分都是作者的功劳。

  我们知道,这部剧从演员到导演,全员能力在线。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这么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也少不了导演的功力。

  5.看,天上有个导演在飞翔

  二.剧版视听语言的应用

  一部影视作品是否高级,看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还有选角、色彩、镜头等等。

  好的作品,镜头会说话。

  说到会说话的镜头,就不得不提到去年的金马奖影片《阳光普照》。

  讲真,一部文艺片能优质到出圈,要比其他类型的片子要难得多。

  这部电影也是不浪费一个镜头、一句台词,甚至不用一种多余的颜色。

  《阳光普照》讲的是家庭里,父与子的隔阂,子与子的隔阂,还有子与社会的隔阂。

  巧了,《隐秘的角落》讲的也是父与子的隔阂,子与女的隔阂,还有孩子与社会之间的隔阂。

  此外,人性的冷漠是两个片子共同的主题。

  两部片子主色调都是红与绿,非常简单且直观的色彩。

  红色代表危险,剧情走向高潮,每当红色出现都预示着危险场面的到来。

  而每一个绿色都代表死气沉沉,是一种没有生机的假绿。

《阳光普照》的红色

《隐秘的角落》的红色

《阳光普照》的绿色

《隐秘的角落》的绿色

  我之前有专门分析过《阳光普照》的色彩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

  而《隐秘的角落》对比之下毫不逊色。

  随便举几个例子,红色出现:王立绑走朱朝阳,是奔着杀人去的。

  红色满屏:朱永平马上要死了。

  而代表生机的绿色在《隐秘的角落》中,一次也没有代表过生机勃勃。

  直到最后表面上的“皆大欢喜”结局,绿色变得欢快和明亮,然而出现在绿树下众人,却全都笼罩了一层诡异的圣光。

没错,还是假绿。

  毕竟除了朱朝阳,所有人都狗带了。

  之前有网友分析过最后一集的镜头语言:严良出现的时候,只有朱朝阳看得见他;严良吹口哨,只有陈冠声看得见他;普普最后干脆没出现。

  大家都知道这些角色已经死了,但是解释却有些牵强。

  但是结合原著的话,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所有的一切最后变成朱朝阳亦真亦假的日记,而警察们得到的信息,全部来自于唯一活下来的朱朝阳。

  原著中普普和丁浩全部死于张东升之手,张东升又死于朱朝阳的后手。

  剧中12集通过普普的信暗示朱晶晶是被朱朝阳推下楼的,而且在最后对峙的时候,严良和朱朝阳一起面对张东升。

  而严良落水的时候扒着船边,朱朝阳明明有机会可以救严良,他却没有救。

  其实两件事情是一样的,不论是朱朝阳主动推了朱晶晶和严良,还是他有机会救人却选择袖手旁观,最终的结果确定无疑——两人都是死于朱朝阳之手。

  所以在之后,其余角色出现的时候都带着诡异的圣光,让人忍不住唱一首《小白船》…

  咳咳。

  当然,我只是以一个非专业的看客来看这部剧的。我自认我看剧也挺挑的,但是这部剧可以,国产悬疑好多年没有出现过这样讲究的作品了。

  这部作品能出圈,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也不为过。

  6.开花的高考作文

  三、论创造性,国人一向很牛逼

  看过《阳光普照》,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导演钟孟宏。

  看完《隐秘的角落》,我同样也记住了导演辛爽。

  尽管我的记性是属鱼的。

  根据这些年的经验,其实很容易能看出国人对于国产影视作品的态度:悲观。

  这就像,我小时候的暑期档热剧是《还珠格格》;现在我长大了,暑期档还是少不了它。

  后来《甄嬛传》横空出世,各大卫视全年循环播放,算一算各位娘娘们也在荧幕上斗了快十年了。

  为什么一提到好作品,我们永远只能答出《还珠格格》和《甄嬛传》呢?

  因为流量+资本的现象已经扼杀掉所有人耐心。

  唱歌的不好好唱歌,跑去拍戏。

  模特不好好拍照,带资进组毁IP。

  资本想要钱生钱,心安理得地将观众的眼球按在地上摩擦,再吐上口水。

  所以别的不说,光是这部剧最终能以如此的效果呈现,我已经十分感激了。

  7.吃火锅啊

  我昨天读了一本讲中国古代人文社科的书籍,书里有一章是专门讲火锅起源的。

  说是有个叫林洪撰的宋朝人描写火锅,“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

  当时被这个描写惊艳到,在这一页停留了很久,反复揣摩这两句诗。

  我平时不是很爱吃火锅,对于火锅的印象就是辛辣/刺激,每次进入火锅店,总要废掉一身衣服——那种烟火气沾在衣物上真的很顽固。

  但是这句诗,一下子就让我想到沸腾翻涌的红油白汤,不断地散发着滚烫而浓郁的蒸汽。鲜嫩的羊羔肉,只需要往汤里一滚,裹满了充盈的麻辣鲜香,便熟了。

一句诗,就让我馋了,属实牛x。

  往大了说,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实追根究底,还不是先祖们的创造能力强嘛。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于是我们在文化的表达上也经历了无数代更迭。诗词从内容、流派、形式都经历了无数次取代和更新。

  这中间的过程要是欣赏起来,可比米兰时装周精彩纷呈多了,对于这一点,相信文科生们深有体会。

  就拿明清的科举考试来说吧,从《范进中举》就可以想象那时候升学有多难,大概要比现在的考公务员难个好几倍吧。

  科举考的是八股文。

  想在八股文里发挥创意,绝非易事。

  八股文为什么叫八股,而不是九股、十股呢?

  因为考生必须按照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入股、束股八个部分来写。

  从起股到束股这四部分,每一部分至少有一比,一比分为两股文字,这两股行文格式必须对仗。也就是说,一篇文章考生至少要写四比八股——所以才叫八股文。

  限制还不光如此。

  考试的时候,不能写“我认为“如何如何,而是要代圣人立言,模仿圣人的口气把道理讲出来。

  既然是圣人口气,那么便不能偏离四书和集注的考纲范围,不容你有别的观点——哪怕是孔子的也不行。

  考生戴上思想、格式和语气这三副脚镣,别说发挥才能,能顺利写完就算胜利。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苛刻的要求下,还是有很多大佬能把八股文写出花来。

  不信可以搜一下蒲松龄当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没错,就是鬼故事写得极好的那个蒲松龄。

  相比下来,如今国产影视剧的处境却尴尬至极。

  无论出了多少新版《还珠格格》,一提起小燕子,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赵薇。

  无论出了多少版《神雕侠侣》,李若彤版的小龙女始终无法被超越。

  为什么国人如此热衷于翻拍经典呢?

  自带粉丝基础,自带噱头。

  剧本不用改,场景不用改。

  只要请来粉丝多的明星出演,那附赠的价值可就多了去了。

  这不就是“不吃草还能跑的马儿吗?”

  国产影视剧的窘境,便在于此。

  要想真正做到文化输出,这种只想薅羊毛赚钱的行径是绝无出头之日的。

  然而《隐秘的角落》,让我看到了国产影视崛起的希望。

  这个作品的横空出世,让我想到了当年把高考作文写出花来的蒲松龄。

  8.他叫辛爽

  四、为导演正名

  《隐秘的角落》导演叫辛爽。

  我记住了。

  当然我们要记住的不仅仅是这部作品。

  而是他在这部作品里所表现的高明之处。

  前面有说到,原著《坏小孩》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都是广电的雷点。

  老实拍出来的话是绝对没命播出的。

  毕竟某个动画片被勒令整改,也不过就是因为其中角色染了个头。

  某些憨憨家长的巨婴思维就像科举考试的八股文格式,又恶又烂,但没有人能撬得动。

  可以说,国产影视的颓势,全靠那群憨憨所赐。

  但是辛爽就像当年参加院试的蒲松龄一样。

  有才华,也有勇气,还很聪明。

  小孩子杀人不能明着拍?那我暗戳戳地来。

  你朱朝阳对朱晶晶、严良见死不救,不就是因为你想看到他们死吗?

  你朱朝阳面对警察的时候一次次说谎,最后将文采演技双绝的日记奉上,不就是在利用社会对孩子的宽容,操控别人的思想吗?

  原著所有的限制级辛爽全拍出来了。

  不仅如此,他绕过了“14岁以下孩子杀人不用付刑事责任”,却偏偏让所有“高尚”的成年人沉默。

  想举报的人没有证据,因为人家剧组的回应非常小心谨慎:信则有,不信则无。

  你怎么想都可以,但是别想“钓鱼执法”骗我说出来。

  谁不知道前段时间动画片染个头都要被勒令整改?

  这就是导演的狡猾之处。

  看懂了的人,享受了剧情带来的绝佳观感。

  皆大欢喜。

  最后就想说一句,现在的孩子,真的什么都懂。

  还有,现实生活中。

朱朝阳千千万。

  普普万万千。

  只有严良,是如此平庸和普通。

最新资讯

话题 by 面包网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