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影片

  • 三十而已

    类型:国产,都市,情感,电视,情,地区:中国大陆

    主演:江疏影,毛晓彤

  • 三十而已粤语

    类型:国产,电视,地区:大陆

    主演:江疏影,童瑶,杨玏,

《三十而已》:“众盼‘芹’离”的声讨,我们做错了

来源:人气:636更新:2020-09-28 15:11:08

  随着电视剧《三十而已》逐步登上内地电视剧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众盼‘芹’离”这个谐音词被越来越多的人得知与认可,绝大多数人在同情钟晓芹婚内的遭遇时,对她的丈夫陈瑜极为鄙夷,尤其是当二人离婚后,陈屿逐渐醒悟,开启“追妻火葬场”的戏码,众人对陈屿更加蔑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三十而已》剧照

  可是,被众人声讨的渣男陈屿,真的有那么渣吗?

  对不起,对此本人深深的质疑。在一个年过三十岁的男人眼中,并不觉得陈屿的行为渣,可能不值得称赞,却也踏实可靠、无二心;或许不能满足一些小女生对婚姻爱情的期待,但尚可称之为一个不错的男人。

  如果你不认同,不妨放下偏见,我们一起来品一品,看看接下来的观点能不能说服你。

  众人为何认为剧中的陈屿为渣男?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观众最先接触到的渣男应该就是陈屿,那时梁正贤还没有出现,那时许幻山虽然不太成熟,但对顾佳还算不错。在钟晓芹与陈屿的婚姻中,人称“陈养鱼”的陈屿,率先扛起了“渣男”的大旗,凭一己之力,在电视剧的前半部分,撑住了渣男的半壁江山。

《三十而已》剧照

  对于陈屿的渣,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观众,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大多数观众对此判定的依据源于两方面:一是基于剧情的客观事实——陈屿对钟晓芹的“三不”;一是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两个对比,一种偏见”。

  先来看第一点,基于剧情的客观事实——陈屿对钟晓芹的“三不”,不浪漫、不在意、不关注。

  ①陈屿在婚姻中不浪漫

  陈屿与钟晓芹的婚姻生活是平淡无味的,对此在剧中有两个较明显的场景:一是陈屿每次出差给钟晓芹带的礼物总是招财猫摆件;二是当钟晓芹与陈屿离婚后,与钟晓阳游玩中发出一句令人难以置信的感慨:

  “原来两个人在一起,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我特别开心。”

  由此来看,与陈屿曾经的婚姻生活是缺少乐趣的,不幸福、不快乐、不浪漫。

  ②陈屿对钟晓芹不在意

  在剧情中最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正是陈屿对钟晓芹的不在意。在钟晓芹意外怀孕时,陈屿一心想着定下的五年之约,没在意钟晓芹内心对孩子的渴望;说服钟晓芹不要孩子时,未曾考虑由此可能带给钟晓芹身体的伤害;同时当钟晓芹胎停育时,陈屿并没有在意钟晓芹内心的痛苦,给予必要的安慰,无动于衷的想着如何尽快完成手术。

  不仅如此,在钟晓芹晚归时,陈屿多次拒绝接她回家,还经常不及时回复钟晓芹的信息,以致急需用钱的钟晓芹,不得不向还不熟悉的王曼妮借钱,在钟晓芹生日当天,也因联系不上陈屿,淋着雨独自走回家。

《三十而已》剧照

  也正是由于陈屿的不在意,才让钟晓芹在婚姻中由失望逐渐变得绝望,最终坚定离婚的选择。

  ③陈屿对钟晓芹不关注

  陈屿之所以被称为陈养鱼,在于剧中的陈屿对鱼的喜爱远超对钟晓芹的关注。下班回到家后,陈屿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鱼的身上,甚至还因为鱼与丈母娘发生过不快,此外,陈屿很少关注钟晓芹的情绪与状态,无视钟晓芹多次提出的换锁要求等等,以致在剧中钟晓芹说道:

  “在我们家,等的永远都是我,他的耐心都给予了。”

  正因为陈屿对鱼的过度关注,不仅让钟晓芹大为恼火,也让观众纷纷指责陈屿,那么爱鱼,为什么不跟鱼结婚。

  再来看第二点,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两个对比,一种偏见”,将陈屿与剧中的许幻山、钟晓阳等相对比,与剧外自身的状态相对比,以及对善良的人就应该无条件获取更好的幸福的偏见。

  人们对于一件事的结论性看法,看似取决于客观事实,然而更准确却是取决于主观意识对接收到信息(看到的客观的事实)的加工,而观众认定陈屿是渣男的原因也与此类似,从剧情中获取的信息,结合自身的主观意识,加深并肯定了陈屿是渣男的结论。

  ①在剧中将陈屿与许幻山、钟晓阳等人相对比

  观看一部电视剧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就是将剧中多个角色进行比较,这是人的常态,也是多数人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的一个途径。当我们将陈屿对待钟晓芹的方式、态度与钟晓阳对待钟晓芹的方式、态度以及许幻山对待顾佳的方式、态度相对比,一些人就得出了陈屿渣的结论。

  在剧中,钟晓阳对钟晓芹是热情的、关心的,虽然钟晓阳的年纪比钟晓芹小六岁,有时的想法会略显不成熟,但对钟晓芹的关心却是实打实的,刚进单位提醒钟晓芹“便利贴”特性的弊端,在工作上给予陪伴,在悲伤时给予关怀,回家晚会叮嘱注意安全(细心记下车牌号),上班状态不对会第一时间问询原因……

《三十而已》剧照

  钟晓芹初期对钟晓阳的拒绝与疏远,让观众在肯定的同时更加抵触陈屿——你不心疼、不在意、不珍惜的钟晓芹,在他人眼中是一个宝。

  而将陈屿与许幻山对比,会产生类似的效果,虽然后来许幻山出轨,但在之前对顾佳的关心却是值得肯定的,以许幻山为参照物,许幻山有才华、有颜值,对老婆疼爱,对家庭关心,而这些全是陈屿无法达到的,我们有时对许幻山还存有不满意的地方(出轨之前),那么认为陈屿渣也是正常。

  ②在剧外将陈屿与自身的状态相对比

  从一本书、一部连续剧中的剧情联想到自身的遭遇与状态,同样也是多数人的常态,在观看《三十而已》的过程中,这个规律也加深了我们对陈屿渣的肯定。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婚姻幸福,处于幸福包围的人自然会觉得陈屿这样的男人渣,就像剧中的顾佳,虽未明确表示过,但偶然的神态也能看出对陈屿的不满,所以一些观众认为陈屿渣也是正常,毕竟很多人对渣男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男人不一定出轨或花心才能是渣,一些男人对女人不好,不能让女人满足,似乎也可以划分到渣的行列中。

  但是上面的情况还是少数,就像电视剧播放时弹幕中的内容一样,很多人的婚姻其实与陈屿和钟晓芹的婚姻类似,一些人将陈屿定义为“我们的老公”、“现实中的老公”,剧中的一些剧情不经意间触动着观众自身在婚姻中的痛楚,在共情的驱使下认定陈屿是渣男,也不足为怪了,至于这种肯定是情绪的宣泄,还是某种暗示,那就因人而异了。

  ③善良的人就应该无条件获取更好的幸福的偏见

  不可否认,在多数观众的心中钟晓芹是受人喜爱的,她不像顾佳有时那么咄咄逼人,更不像王漫妮目的性那么强,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但是她的单纯与善良足以打动观众的心。

《三十而已》剧照

  在剧中,有几幕是可以完美诠释钟晓芹善良的:

  顾佳为了让孩子进幼儿园,光脚陪王太太走下楼,钟晓芹看到这一幕竟自责的流下了眼泪,恨自己无能,让顾佳吃这样的苦。

  看到王漫妮被人陷害(私自兑换商场购物积分),那时的钟晓芹与王漫妮还没有成为闺蜜,但仍旧冒着得罪领导的风险,为王漫妮提供自证的方式。

  陈屿的弟弟陈旭因事被抓,陈屿已经不想多管的时候,钟晓芹依旧费心费力求人帮忙,在她三十岁生日当天,律师联系不上陈屿,接到消息的钟晓芹第一时间将罚款送给律师,并协助完成了相关手续。

  绝大多数人不管现状如何,都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美好的亲近感,会觉得善良的人应该拥有美好,应该获取幸福,不应该受到伤害,在这种状态下,陈屿让钟晓芹伤心,自然会被很多观众痛恨。

  以上的阐述基本可以概括大多数人痛恨陈屿,认为他是渣男的原因及来源,但其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又是否公允,个人持怀疑态度,毕竟当客观因素经过主观意识的处理,可能就已经脱离了实际。

  陈屿不应该是渣男,虽然有错,但与渣无关!

  说实话,作为一个年过三十的成年男人,真的没有感觉到陈屿的“渣”,这并非是男人为男人所做的辩护,而是基于婚姻经历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看法,如果不喜,暂时请勿喷,不妨再往下看一看。

  大多数人认定陈屿是渣男的原因在上一段已经阐述的比较全面,考虑字数以及不该耽误读者太多的时间,因此在这篇文章仅针对大家比较在意的三个问题(认为陈屿是渣男的主要原因)进行解析,以此来证明个人的观点。

  ①陈屿养鱼,在乎鱼,就是渣吗?

  先来说大家最关注的养鱼这件事,毕竟正因此陈屿才有了陈养鱼的外号,也因为陈屿过度关注鱼,陪伴鱼的时间比钟晓芹要多,才多次引起钟晓芹的不满。

  可因此,就认定剧中的陈屿是渣男,合理吗?

  可能一些小女生会觉得很合理,这并非是对小女生的偏见,而是大多小女生正处于幻想爱情,渴望宠爱的年纪,在她们的眼中爱情与宠爱是生活的主导因素,其他的因素未必会考虑——比如压力。

  成年人,尤其是成年的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真的在与日俱增。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挚爱的另一半,看似现在男女平等,但对于多数家庭来说,需要撑起整个家的还是男人。因此,男人需要忍受在外的多方面压力,需要考虑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多重风险,为何一些男人下班会在车内吸一根烟,为何一些男人有时睡前需要用酒精助眠,这些不良的行为并非是一种畸形的嗜好与习惯,而是不得不进行情绪调节与安慰的措施。

《三十而已》剧照

  或许像剧中梁正贤那般的存在,像现实生活中家庭非常富裕的存在,这方面的压力会少很多,甚至不会成为困扰,可是对于普通家庭中的男人则不得不与这些压力朝夕相处;可能一些女生,尤其是不必为生活发愁的女生对此很难理解,生活哪有那么多风险,工作哪有那么多压力,但可曾想过,在无忧无虑的背后,是否一直有人在负重前行?

  说实话,即便抛开陈屿养鱼是为了怀念与钟晓芹相识相爱这个绝对可以说得过去的原因,单说在现实婚姻生活中一方有一个这般陶冶情操的爱好,也并非什么错误。何况陈屿可是将所有压力选择一个人扛,在这种情况下若没有一种适当的爱好得以情绪宣泄,人怎么受得了?

  同时,要说陈屿因为鱼成天不陪伴钟晓芹就更言过其实了,在电视剧最初就提到了陈屿一周只收拾一次鱼,每次四小时,平时没有过多的陪伴,是因为钟晓芹一直在追剧。如果非要说陈屿为何不能放弃鱼陪钟晓芹追剧,这可能就有些自私了,毕竟陈屿也从未要求钟晓芹放弃追剧陪他养鱼。

  婚姻,是两个人因爱在一起生活,固然需要亲密无间、肝胆相照,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不能拥有各自的喜好,越是相爱的人,越应该留给对方一个私密的空间。真正的爱是希望对方幸福,真正的陪伴是心与心的契合与相处,而非形式上亲密。

  所以,陈屿太在意鱼可以算是错误,陈屿将压力隐藏在自己心中也可以算是错误,但这并不能成为渣男的佐证。

《三十而已》剧照

  ②陈屿不要孩子,着急手术,就是渣吗?

  在陈屿与钟晓芹的婚姻中,孩子是致使二人情感突变的直接导火索,也是多数观众指责陈屿渣的重要落脚点,尤其一些女性对此尤为痛恨。

  在剧中钟晓芹之所以想要孩子,一是孩子突然的降临;一是源于她在公司聚会时听说孩子能增添家中的生气,因此钟晓芹要孩子的信念从开始的犹豫转变成坚决,这能够理解,也不能说是错误。

  而陈屿不想要孩子也有他的理由,一是二人约定好的“五年之约”,这并非是时间上的限制,而是生活实际情况的限制;二是陈屿认为当前各方面状态(工作、心理)不适合养孩子,总体概括来说,没准备好,时机不对。

  说实话,虽然个人不觉得钟晓芹的态度有错,但更赞同陈屿的态度,在要孩子的问题上,养比生更重要,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给予孩子完整的爱,那么对于孩子而言,不仅不是爱,反而可能是一种伤害,而对于家庭来说,草率要孩子也是莫大的伤害,这就像陈屿在剧中说的:

  “有的孩子是锦上添花,有的孩子是雪上加霜,问题不在于孩子,是父母没有选择好时机。”

  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客观事实,基于当时钟晓芹的状态,并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工作与养孩子如何协调,如何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这些都没有想到,一旦要孩子,最大的可能无非是让孩子成为钟晓芹父母的负担。

  当然,可能一些夫妇的父母愿意养孩子,可能一些夫妇觉得让自己的父母带孩子也很正常,这没有错,但绝不值得提倡,毕竟养育孩子那是亲生父母的责任,不应该转移给别人,而且自己的父母操劳一生,也应该让他们晚年过上轻松的生活,而非再被孩子所困。

  至于,一些人指责陈屿不关心不要孩子可能带给钟晓芹的伤害,不关心全新的生命,不关心钟晓芹失去孩子的痛苦,只在意如何尽快完成手术……我想这里面带入的个人主观情绪太过浓郁,以致这些人偏离了事实,忽略了细节。

  要知道,得知手术会对钟晓芹带来伤害,陈屿是非常担忧的;听到孩子的心跳,陈屿已然走心了;得知孩子胎停,陈屿也是痛苦的,毕竟他偷偷的准备好了将来养孩子的规划,但在胎停的事实面前,陈屿压下了心中的痛,认为钟晓芹自身的安危才是更重要的,毕竟手术越慢,对钟晓芹的伤害就越大。

《三十而已》剧照

  这种分歧,可能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差别,男人偏向于理性的角度解决问题,而女人偏向于用感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就像《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提到的,男人在意的是事物本身,会超出情感的束缚,而女人在意的则是情绪。

  所以,在此问题上,即便陈屿当时没有给予必要的安慰算是一种错误,但还不至于说成是一个渣男,何况假如对此提出一个设想,陈屿的好更能得到证明,如果钟晓芹那个孩子没有胎停,但在生育时出现意外,让陈屿选择保大还是保小,你们觉得依陈屿的性格,会犹豫的做出选择吗?

  ③陈屿不能及时回信息,钟晓芹晚归不接,就是渣吗?

  在钟晓芹三十岁生日当天,因联系不上陈屿,淋着雨独自回家的钟晓芹曾有这样一段自述:

  “以前更忙的时候,就算漏掉了信息,也会尽快回复。”

  这说的不仅仅是钟晓芹与陈屿婚姻间存在的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婚姻的真实处境,可能很多女性对此大为不满,但这种状态也真的未必能够称之为渣。

  在剧中,陈屿确实多次未能及时接听钟晓芹的电话,可是要注意当时的情况,不是陈屿不想接,而是当时的状态不允许。或许,在一些爱情至上的人的眼中,另一半的电话要及时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工作与生活面前,这真能实现吗?

  你能为了一个电话,放弃维持生存保障的工作吗?你能在开会时,独自出去接电话吗?你能在领导或上司正发脾气时,打断对方出去接电话吗?这明明就是不现实的事情,不礼貌,没有职业操守,更不负责任。

  当然,对于一些有足够资本的人,或许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比如剧中烟花公司的老板许幻山,比如香港富豪梁正贤,同样一些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女生可能也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家庭的男人,为了工作,为了家庭的生存,在这件事情上真的就很为难。其实,陈屿已经做得很好了,他确实是在第一时间回复的信息,只是相隔的时间较多,何况在钟晓芹生日当天,陈屿之所以会向上司陆姐突然发脾气,不就是因为无法接听钟晓芹的电话所致吗?

  若是真的有重大的事情,或是涉及到原则底线,那自然没得选择,可若只是为了接听一个电话,让工作面临危机,让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这真的是好男人应有的做法,还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三十而已》剧照

  至于,在剧中陈屿不去接晚归的钟晓芹,也需要基于实际去考虑,有几次确实是在工作,这没有办法,而有一次则是因为工作面临考验与关键人物吃饭,同样没法离开。

  而有几次陈屿觉得距离太远选择不去接钟晓芹,确实存在一定的错误,但这种错误又不绝对,毕竟用理智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相隔太远,与其去接真的不如打车方便,可能一些人会觉得让钟晓芹夜晚打车回家有危险,但可曾想过,短时间无法赶到,夜晚让钟晓芹一个人在大街上等待就一定安全吗?

  所以,综上论断不难发现,陈屿的错并非绝对的错,在剧中钟晓芹的情绪爆发,不仅仅是因为陈屿的错,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自身不成熟,以及特殊情况下多种情绪交杂而致;而剧外观众认为陈屿是渣男,也不一定是根据事实,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剧情的影响,导致主观意识偏见下的误判。

  现实与电视剧的差距——剧内的陈屿或许是渣男,但剧外的陈屿绝不是

  观看一部影片或电视剧时,我们一定要明确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区别,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真实事迹的记录,而后者更多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文学作品的创造自然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最终成型的作品必然会高于生活,这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不可靠性,但并不妨碍我们从剧情中获取快乐,从剧情中明悟道理。

  电视剧《三十而已》就属于剧情片(都市情感剧),一旦我们无法明确剧中与现实的差别,那么就很容易误导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固然存在剧中人的影子,可是并非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会成为剧中人。

  顾佳的智勇双全,毕竟是少数,梁正贤的有钱、有闲又有品(抛开出轨的后续),也不会随处可遇,如果我们以此为标准考量婚姻爱情,我们很难成为剧中人,有很大几率只会成为悲剧。

  情感剧中的剧情,一切重心大多都会基于爱情,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却需要基于生活,我们大多数人真的没有达到可以不为生活所扰的程度,我们大多数人的精力也不会像剧本安排的剧情那样充沛,我们是一个真实的人,自然会有缺点也会有不足。

  我们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有时必然会受到情绪的干扰,有时难免精力不足,所以,我们不能要求身边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只为爱而生,我们也不能要求身边的人,始终以爱为主,浪漫相伴,我们要生存,要生活,然后才能幸福。

《三十而已》剧照

  或许,在陈屿与钟晓芹的婚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陈屿的鄙夷与抵触,也来源于陈屿对婚姻的态度:

  “我结婚就图轻松省心,踏实过日子。”

  对此,钟晓芹的回复,说出了很多人在婚姻中的心声:

  “谁都想避风,谁当港啊。”

  我不认为钟晓芹说的有错,可同样我还是更赞同陈屿的态度,难道结婚不是为了生活吗?

  自然,步入婚姻是因为爱情,可是爱情与婚姻还存有另一番更真实,更接地气的解释:爱情让两个人决定与对方一同生活,爱情是婚姻,婚姻又是生活。为何步入婚姻,有些人为了幸福,有些人为了满足,可说到底不还是为了一同对抗生活的风险与压力吗?

  不知道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对婚姻另一半的要求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什么才算是好的爱人。

《三十而已》剧照

  但或许,浪漫的未必就是爱情,在一起开心快乐的未必就是最好的爱人,否则就不会有“白头偕老”的期待,更不会有“爱是最长情的陪伴”这般美丽的话语。

  或许,那个忠厚老实,对婚姻死心塌地,可能不浪漫,却把对方记在心底,可能不会表达,却从未想过离开的人,才是婚姻中最好的爱人。

最新资讯

话题 by 面包网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