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影片

  • 我家娶了花木兰

    类型:国产,大陆,地区:中国大陆

    主演:巩汉林,金珠,奚望,

  • 花木兰1998粤

    类型:香港,地区:中国香港

    主演:陈妙瑛,王喜,傅明宪

为什么警匪电影《除暴》只能沦为一般?

来源:人气:631更新:2021-05-01 20:23:27

11月20日上映的《除暴》缓解了影迷朋友们最近的片荒饥渴,对于这部由实力派演员吴彦祖与王千源出演的2020年唯一一部警匪片,太多的观众都给予了极高的期待。

然而,太高的期待就难免会让人失望。

总的来说,《除暴》不至于不好看,可以看,但是不够好。

下面,我们来说说这部警匪片《除暴》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港味与本土的混搭

《除暴》由香港导演刘浩良携其香港制作班底共同打造。由此,这部电影在色调、人物设定、场景设置等方面都可见一股浓重的港味。

灯光炫红的友谊商店,琳琅满目的货品,街道上的彩色灯牌与广告牌,川流不息的人群,一切都沉浸在物欲之中,这是香港电影中惯用的色调,也是素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既有的真实视感。

但是,这符合9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小县城吗?

1990年改革开放尚未开始,中国的经济处于落后状态,这样的场景现实吗?也许,为了追求影视化效果可以允许对场景的美化,但是如果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且有年代要求的影片,在场景的设置下还应更考究些。

此外,《除暴》中邀请了一位香港女演员卫诗雅出演一位女警察。

为求符合真实的年代感,剧中的警察穿着90年代的制服,一种复古感扑面而来。但是,只有服装符合时代感是不够的。

剧中,运用了大量的后期配音。尤其是香港演员卫诗雅,她的台词主要靠配音完成,而配音演员的声音采用的是一贯港片中的配音,声音一出港片味扑面而来。

然而,王千源饰演的刑侦队长钟诚操着一口略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与配音感过于浓重的女警察显然不在同一个语境,也使影片丧失了年代感与真实性。

另外,《除暴》中港味与本土的混搭最引出身体不适的应属结尾钟诚与张凖在澡堂里打斗的戏份。

双雄决斗是香港警匪片中一贯的设定。《寒战》《无间道》《男儿本色》等,影片的结尾处总会安排警匪两方的双雄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最后再由赶来的警方收尾。

《除暴》中,双雄搏斗场面设定的十分刻意与唐突。

钟诚通过传呼机上的暗语得知了张凖的藏身之地,然而作为刑侦队长的钟诚却只身前往,这在剧情上本身就不合逻辑。

难道因为钟诚与张凖之间有着特殊的恩仇?

电影开头,警察钟诚被悍匪张凖绑架,然后从车厢内扔出。导演有意让二人率先建立起关系,从而推出一系列钟诚追捕张凖的剧情。

然而,仅仅一面之缘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使得钟诚与张凖的关系变得不痛不痒。钟诚口中的那句“咬死不放”也变得轻描淡写。

香港警匪片盛极一时,刘德华、梁朝伟、张家辉、余文乐、谢霆锋,每一位主演都是一等一的影帝与男神级别。因此,帅气的动作、颓废的神情、潇洒的姿势,都变成了警匪电影中展示男主的必用手段。

《除暴》中,导演将港片中对男主的帅移情到了肉欲之中,转而以肉搏的方式展现两位男主的男性荷尔蒙。

“澡堂 肌肉”,当两位将要年过半百的大叔赤膊打架时,一面替他们赤身裸体被铁棍敲打而感到生疼,另一面感慨导演再次低估了中国观众的智商。

 

故事的失真

如何用港味讲好大陆本土故事?这一直是香港北上导演的难题,而成功的也寥寥无几。

电影《除暴》以中国大陆90年代末发生的一起重大抢劫案件为蓝本,讲述了警与匪之间的较量。

按理说,有着真实案件作为故事的蓝本,这部剧应该有很大的可看性,但是《除暴》对于这一真实案件只做到了片面的呈现而没有做到有效的讲述。

首先,剧中导演刻意为悍匪张凖安排了两位功能性人物,一位是张凖的妻子,另一位是张凖的母亲。

由春夏饰演的妻子在这部剧中只出现了几个镜头,就展现了二人从相识相爱到分离的全部过程,可以说春夏在影片中成为了走流程似的串场,并没有起到任何推动剧情的作用,而只是配合表演。

比起春夏饰演的妻子,张凖的母亲在剧中到是较好的设定。但是,一位耳聋的母亲开着一间澡堂,有一个惹是生非的儿子,成为这位母亲全部的角色特征。

最后,母亲的功能性仿佛只是为警察钟诚与悍匪张凖二人提供了一处可供打斗的场所——浴室而已。

妻子与母亲的角色符合真实事件吗?如果是强行加入,那么角色的功能性起码一定要到位吧。

不仅是张凖的妻子与母亲毫无存在感,张凖身边的兄弟,钟诚身边的手下,没有一个配角可以让人有记忆,就连主角钟诚的设定也十分的扁平刻板。

剧中,警察钟诚的动机最不稳固。“咬死不放”是影片的宣传标语也是警察钟诚的信念。但是,为什么咬死不放?应该是导演要去深度挖掘与努力构建的。

剧中,导演大概是为了符合中国大陆观众的胃口,颇有拍马屁之嫌,因此主旋律的调子实在唱得太高,令整部影片都失去了真实感。

警察钟诚作为影片的正面人物,是正义与法律的化身,因此导演为这位刑侦队长安排了太多宣讲主旋律口号的戏份。

大雨中,钟诚对着百姓高喊“请相信我们”,枪战结束后钟诚对警队喊出“绳之以法”,就连随意说出的“为人民服务”都带有浓浓的说教意味。

显然,钟诚成为了刻板英雄的代言人,没有生活背景的他失去了其该有的人性。假大空、高大上的钟诚丧失了人物的真实性,在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位警察的形象被弱化了,更有人性的张凖反而成为了影片的第一主角。

影片的失真还显现在警察在旅馆抓捕犯罪团伙“老鹰帮”的一场戏。一群警察拥挤在狭小的楼道里,只为抓捕两名罪犯,而且还很难成功。

最后,一名罪犯手握炸弹,一群警察举着枪站在对面,结局以一位警察冲锋上前抢夺炸弹后丧命而告终。

其实,明明有更多可以实施的办法。但是,导演为了颂扬警察的大无畏精神,尤其是影片中警察举枪直指悍匪的镜头达成一种造型艺术。

这些画蛇添足式的渲染都让这部改编于真实案件的《除暴》丧失了其原有的真实感。

最后,《除暴》本可以更好,但是编剧的逻辑漏洞,导演的主旋律调子太高,使这部警匪电影沦为了一般。

最新资讯

话题 by 面包网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