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影片

  • 天才枪手国语

    类型:剧情,地区:泰国

    主演:茱蒂蒙·琼查容苏因,

  • 天才枪手

    类型:电影,剧情,动作,情,悬疑,犯罪,地区:泰语

    主演:茱蒂蒙·琼查容苏因,

《天才枪手》出了剧版,评分更高我不服气

来源:人气:999更新:2020-09-28 15:09:52

  名噪一时的《天才枪手》回归了

  当初这部泰国电影拓展了青春片的题材,最大程度使用减法,内容集中在三场程度递进的考试之中,把封闭空间内的严肃事件,变成充满动感的故事,将作弊拍出谍战片的快感。

  这次将电影改编成剧,承接了原作紧张刺激的作弊奇观。考试场景层层递进,从一对一的传橡皮小条;到班级内,一对多,利用时钟传答案;到全校,利用广播噪音,发出答案。笔尖、指针、汗珠大量特写,快速剪辑表现考场上等待的焦虑、躲闪,都保留了原作紧张的情绪。

《天才枪手》(2020)

  同时人物的性格都做了大幅度调整,增加的情感线索,使得矛盾设置不仅在教育制度、社会阶层这些外在因素,还有来自个人的道德困惑,挽救脆弱的自尊等等内在因素。

  填充的感情戏并不是单纯的情节堆积,而是与核心的作弊段落互相层叠,在心理层面增加了戏剧冲突:作弊越成功,范围越大,内心的自责与罪恶感更强烈,这就消磨了作弊成功的快感。

  并且剧集补充了被作弊余波震荡到的受害者,从老师到朋友到自己,最后引向一个残酷的现实:所有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剧集呈现出原作最擅长的,作弊场景的精心把控,这部分需要理性,冷静布局、节奏紧凑。同时也用一半篇幅把青春期少男少女面对的诱惑、选择摆上台面,这部分呈现另一种特质,就是感性的,内心悸动、极度敏感。

  剧中女主最直观的外在变化就是少了电影那种冷峻、凌厉的风格,很明显是走甜美向,这样的变化,一来是为俊男美女传统的偶像剧服务,再者是不同版本,女主的行为动机已然不同。

《天才枪手》(2017)

  电影中的女主行动逻辑,并没有考虑道德因素,因为在最后一场国际考试,她最初拒绝,是因为没想到合适的办法,当看到酒店大堂不同的钟表,就有了灵感,于是答应了作弊。

《天才枪手》(2017)

  她考量的是作弊本身的可行性,用自己的智商凌驾于所有人,想法更现实、更冷酷,与气质是对应的。

  剧中的女主就不同了,她始终在道德困境之中,比如第一场考试后,同学拿到女主获取的证据举报老师,最终老师被辞退,这让女主已经有了恻隐之心;后来,当无辜同学受牵连时,也产生了拒绝作弊的念头。

  从始至终,情感因素、道德纠结就是她取舍的考虑因素。所以,剧集更换一个长相温婉可人的角色,更易被大众接受。

  《天才枪手》开篇就展现了师生对抗的矛盾,两者的目的和方式都形成了相反的效果,老师是维护公平、守护秩序,作弊者是破坏规则,但是面对私自办班,考试泄题的老师,女主给闺蜜传递答案的行动,反而用一种以恶制恶的办法,显示了一种正义的目标。

  这段情节延展开去,学生伪装成与校长通话的段落,让老师的劣迹败露,成功威胁到了老师。

  当规则已经被破坏,可能更多的人已经不再信任用合规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女主这种以恶制恶的办法满足了一种心理期待,这种带有一点消极、灰色的内容更有吸引力,计谋成功的一刻,总会有过瘾的快感。

  当观众为女主的机智欢呼时,高涨的情绪也随即跌落,我们看到了这场较量波及到的受害者,如果说老师被辞退是罪有应得,那么他的儿子,那个无辜的小孩儿也要跟着父亲承受一波与自己无关的动荡。

  剧集补充了一个重要的人物群体,就是那些不参加作弊,而被作弊波及到的受害者。他们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困境是因作弊而来,也无法为自己的不公平发言。

  从目前播出的剧集看,男主在剧中的作用,除了感情戏,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扮演了被作弊直接影响到的无辜同学。电影中,男主成为受害者主要是因为设计陷害,被迫成为牺牲品。剧集改编的更有意义更现实的地方在于,它强调作弊对无辜者日常的潜在影响。

  比如女主在利用时钟作弊时,因为伸胳膊、摸耳朵、扶下巴、缕头发等等频繁的小动作,影响了旁边正常考试的男主,使得他考试分神。负面影响再进一步,因为作弊小条被发现,监考老师质疑的是座位距离作弊学生最近的学霸男主,这样一来,就让自己的人品也受到了质疑。

  男主受害的程度,可能不及原版电影中,因为惨遭暴打,痛失奖学金考试来的直接,但这两处情节真实地反映了那些受害者的现实。

  因为无良老师、经济困境、校长失职等等问题,女主的作弊自然而然得到了观众的同情心,已经认同作弊是江湖气浓重的正义选择,但是在这些喧哗中,一直忽略了一群隐形的受害者,就是像男主这样遵守规则的同学。

  但男主幸运的地方在于,他的高智商,依旧能让自己在考场中名列前茅,名次不被挤占,但更多的是那些成绩平平而没有选择作弊的人,他们自己承受了多少不公,是没有人了解的,就在别人作弊的过程中,被默默牺牲掉,这才是属于大多数人的现实:被牺牲也被忽略。很遗憾,编剧也无意展现这一点。

  剧集的一个高潮节点,是男主察觉女主是作弊主使,主角之间的情感危机和道德危机双重叠加,作弊带来的危害真正把痛戳在女主身上,自己也卷进旋涡里。至此,让负面影响从与自己关系不大的老师到同学,甚至辐射到自己。

  不过,这种俊男靓女的搭配,向对方隐瞒实情,最后危机爆发,偶像剧类似的桥段太多,如此设置多少有点流俗。

  剧集的男二也是一个扁平的人物,目前来看,这个少年还是一个标签化的富二代形象,蛮横无理,不懂得尊重同学,不尊重女性,女主同意集体作弊,独身来酒店,他一脸坏笑说出「改变主意了?还是为了别的原因来找我?上面还有空房间。」这种带有暗示性的骚扰话语。

  还有一个诟病的地方,女二私自传递小条,导致其他同学被老师发现,她为了维护和闺蜜之间的友情,让暗恋者为自己顶包,交换代价就是自己的初夜,这样的性别意识也实在是过于陈腐。

  除却这个缺点,女二的故事脉络倒是揭示了社会中关于资源置换的生存逻辑。同一个社团组织内互相通气;为了当上话剧女主角,她与社员用考试小条做交换;事件败露,自己也要付出代价,置换暂时的安全。与女主的动机相比,女二的选择也就功利了许多。

  有观众吐槽女二实在太婊,但这样来概括她就太粗暴了,当她发现自己的做法会伤害到闺蜜、男友、自己,就不会有当初传小条的动作,但问题是,在诱惑面前,她如何排除这种可能?

  女二为了维护自己在朋友眼中的美好形象,反而把自己死死困住,成了心有恶意的人可以利用的小把柄,但真正爱她的人,谁会在乎她私传小条造成的错误呢。

  只是在那个敏感的年纪,都要设法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不能正视自己的失误,这也多少呈现了青春期困境的普遍性。

  目前来看,剧中的校方全部处于失职的状态,校长不向上层努力争取奖学金,而把矛盾向下转移给学生,内部互相争斗;出场的监考老师,要么是私自泄题还在考场上暗示学生参加补习班;要么是严厉呵斥错判作弊者;还有的是察觉不到学生作弊,误会考生……

  规则的缺失,只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这种反叛,有的时候因为失控,会以极大的破坏力终结。

  这些情节暗示了《天才枪手》更大的野心,剧集的重点不再是作弊,不是那些紧张的视觉奇观,而是在一个无序环境中的集体创伤。

  但剧集还没有突破电影版的格局,依旧单一化的配角和反派,虽然触及到了受害者,但那些占大多数的普通人还是隐形的失语状态。

  故事被重新拽回偶像剧的传统剧情,消解了真正残酷的现实情况。选择对沉默的受害者视而不见,显然是一个更大的悲剧。

最新资讯

话题 by 面包网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