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影片

  • 大侠霍元甲

    类型:连续,香港,国产,武术,年代,动作,武打,电视,情,传记,历史,地区:内地

    主演:赵文卓,毛林林,释小

  • 大侠霍元甲202

    类型:国产,电视,地区:大陆

    主演:赵文卓,毛林林,释小

《大侠霍元甲》评分再降:为什么我们总也拍不好“霍元甲”?

来源:人气:99更新:2020-09-28 15:09:48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作为大侠,霍元甲的光环中附带了很多家国情怀的东西。历来的编剧大都把霍元甲的生平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联系起来,赋予了他很多政治上的职能。

  一般的套路是,霍元甲跟大刀王五相交,感于谭嗣同舍身成仁的壮举,之后在好友农敬荪的引导下,接受了进步思潮,一路打怪升级、匡扶正义,屡次打败外国拳手,以武卫道,捍卫民族尊严。

  最后被奸人所害,死于宵小之手。

  这是个兼具成长性和悲情色彩的传奇故事,既符合我们对大侠的幻想,也是国家羸弱屈辱加身时的某种安慰。

  但是关于霍元甲的影视作品,其口碑大都不太理想,这从豆瓣的评分上也能看出来。

  黄元申、高雄、李连杰、郑伊健、赵文卓等众多明星都在不同的影视剧中塑造过这个经典形象,但是口碑都不是特别好。

  在豆瓣上,只有1981年黄元申那一版的《霍元甲》拿到了8.3分,但这个分可能更多也是出于情怀,出于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

  以今年这版《大侠霍元甲》为例,武打设计不可谓不豪华,服化道也不可谓不精致,但它的评分却只有6.5分。

  随着网络播放进度的持续,这个评分应该还会下调。

  这又是为何呢?编剧们难道都写不好霍元甲的故事?

  霍元甲的生平

  乱世里总有传奇。

  清末民初,突然地出了很多武术家,孙禄堂、黄飞鸿、李书文、董振堂、王五、董百川、杜心武、霍元甲等等,他们在民间各有传奇。

  霍元甲是其中为数不多被冠之以“大侠”名号的武术家,他出身于镖师家庭,祖传武艺“迷踪拳”,后被其改良为“迷踪艺”,并在“精武体育会”中向众人传授。

  精武体育会是霍元甲在同盟会倡导下开办的体育团体,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精武门,其早期会员都是同盟会的骨干成员,甚至陈立夫陈果夫兄弟都跟霍元甲学过武术。

  1910年,日本柔道会得知霍元甲在上海既打败过列强大力士,又成立了精武体育会,风头很盛,遂从国内选派十几名武术高手,由柔道会长亲自带领,来上海找霍元甲比武,但日本人俱都不是霍元甲和刘振声的对手。

  这时,日本人改变了策略,在比赛后举行宴会招待霍元甲。席间听闻霍元甲患有呛咳症,并在此次比武中也有外伤,就介绍一名叫秋野的医生为霍元甲治病。霍元甲服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逐渐恶化,于1910年9月14日病逝于上海精武体育会,年仅42岁。

  霍元甲武功高强,任侠好义,打败过列强的力士,救助过贫苦的百姓,还为革命贡献过力量,他的故事里满是传奇。特别是死于日本人的下毒,更容易激起同仇敌忾的情绪,在民族感情上,有天然的亲近感。

  所以,关于霍元甲系列的影视化改编,一直经久不衰,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崛起的这些年里,大侠霍元甲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相关影视剧中存在的问题

  处理不好讲原则和迂腐的关系。

  霍元甲既是大侠,必然是正义并讲原则的。但讲原则没有了底线、正义变成了老好人、有担当变成了鲁莽、热血变成了暴戾,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李连杰的霍元甲好勇斗狠,虽然后来在与洋人的擂台上完成了救赎,但这个故事在立意上就落了下乘,没什么内涵,套路太low了。

  赵文卓的霍元甲则有些不太成熟,总也成长不了,吃一堑也不长一智。

  在《大侠霍元甲》中,霍元甲新婚日啥交代都没有,就跑去救王五。明明是个容易招祸的事情,偏又搞得众人皆知,最后害得父兄惨死,合家流浪。帮人送镖,居然被一个人以同样的套路连坑两次,害得幼徒惨死,自己也深陷囹圄、染上毒瘾。

  剧情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反正呈现出来的霍元甲好似一个迂腐愚笨、不通人情世故的老夫子一样,他总是在被误解、被陷害、被搭救中不断的循环着。

过分追求完美

  为了表现大侠的完美,编剧往往都安排他是后发制人的一方。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再忍忍!

  以德报德是必须的,以德报怨也不稀奇,不解释是常态。

  为了表现霍元甲的完美人设,编剧还设计很多小故事来展现他的忠孝仁义,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免不了为义而夺孝,为孝又夺情,为情又夺理。

  李雪健老师在《少帅》中饰演的张作霖,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赵文卓这次的霍元甲就是典型的不通人情世故的人,虽然他看起来高大上的多。

  以剧中霍元甲的经历,到上海之后,还能发生那么多的事情,实在是人情世故这方面修炼的太差了。最起码他跟荣先生的误会是不应该存在的,是霍元甲自己失了礼数。

  霍元甲的主要功绩有两点,一是在武术上打破了门户之见,向外人传授了迷踪拳(霍家拳);二是表现了勇于反抗的民族精神,带动了一时的尚武风气。

  但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是完美的呢?

  殊不知,越是追求完美,越容易留下破绽。

  观众对侠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为国为民的大侠,一般都会附加反抗侵略抵御外辱的属性,比如郭靖抗元、乔峰击辽、霍元甲打擂台。

  大侠们既不能私德有亏更不能张扬跋扈,必须是忍无可忍之时才奋起反击。这种情况,在积贫积弱时是无可厚非的。

  就像我们玩《红警》游戏的时候,一开始一定是一门心思谋发展的,只重防守,到处采矿。等队伍壮大了,那就得挨个打回去。

  现如今,无论是国家实力还是民族的精气神,都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忍让换不来宽容也换不来和平,所以我们在新闻或者短视频中看到有理有据怼外国人的,总是容易产生共鸣,疯狂点赞转发。

  今天的时代精神,并不主张忍让和谦卑,老百姓要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懂得用法律武器保障权益,国家也是如此。

  以武犯禁固然不可选,但空有实力却瞻前顾后,同样难以获得认同。

  试问,在暴力和压迫面前,霍元甲这样的人都要选择蛰伏,那么普通人又如何自处?

  偌大的精武门,拿一个造谣生事混淆视听的报馆毫无办法,屡次三番受制于人,这为国为民的招牌能立的稳吗?

最新资讯

话题 by 面包网

Copyright © 2018